《E.T.外星人》影評:E.T.與彼得潘的連結

--

39年前的今天,1982年6月11日史蒂芬史匹柏(Steven Spielberg)執導的《E.T.外星人》上映了。這部電影當時打破《星際大戰》的紀錄,成為歷史電影票房總冠軍,長達十年後,在1993年再被導演史匹柏的另一部電影《侏羅紀公園》打破。

《E.T.外星人》

隱約記得小時候曾在電視上看過《E.T.外星人》,昨天重看一次發現這根本不是給小孩看的電影!就如《彼得潘》對小孩來說是奇幻童話,對大人而言是現實寓言一樣:《E.T.外星人》某種程度上是部悲劇,甚至非常孤獨。

E.T.是the Extra-Terrestrial(外星人)的意思,也是男主角Elliot名字的首末字母。Elliot的父母分居,哥哥和好友們不和他一起玩,在這個家中找不到認同感與歸屬感,想念在墨西哥展開新生活的父親,心靈上像是被拋棄的孤兒。E.T.某次在欣賞地球美景時,為了躲避人類視線,來不及搭上飛船,變成地球上的外星人孤兒。史蒂芬史匹柏曾透露這個故事是源自自己的童年回憶,當時經歷父母離婚的他,想像過一位外星人朋友陪伴自己。所以在片中我們可以看到Elliot和E.T.幾乎是生命共同體,他們擁有「不被接納」的身份處境,反而能感同身受著彼此,而這正是Elliot一直以來渴望,卻得不到的理解。

《E.T.外星人》
《E.T.外星人》

第一次E.T.看著地球的夜景時,有種像是彼得潘看著永無島的意象。做為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小孩,彼得潘是孤獨的,他認為自己被遺忘,時刻渴望能得到父母的愛。因此每晚會到溫蒂的家,聽她母親講睡前故事。這個橋段在《E.T.外星人》中亦有出現:Elliot母親為小女兒講睡前故事,而E.T.聽得入神,那個故事正是《彼得潘》。E.T.的出現除了讓Elliot的生活找到新動力以外,過去忽視他、欺負他的哥哥也開始和他和睦相處,兩人甚至團結起來隱瞞這件事。這個設計亦對應了導演史蒂芬史匹伯的成長經驗,因為父母離異,他從愛欺負妹妹的哥哥被迫成長為懂得照顧家人的兄長。

《E.T.外星人》

另外還有個很有趣的設計是,電影中Elliot的母親在前半段幾乎沒發現E.T.的存在,即便E.T.就在旁邊,她也只顧著眼前的事情,忽略其他的可能,到最後E.T.臨死前才真正看見了他的存在。這個設定在我自己看來,是在呈現導演兒時眼中大人的模樣。他們給予小孩的關心點到為止,更多時候是放任不管,即便小孩心裡已有重大波動,大人仍只在意自己的事情,非得等到無法挽回時才知曉真相。而侵入他們家的科學家、拿著槍枝的警察,就如和彼得潘對抗的海盜,因為不理解而恐懼,甚至為了防衛而進行威脅。

《E.T.外星人》

彼得潘通過「影子」述說渴望家庭的溫暖,E.T.則是通過Elliot一家人溫暖的互動而加深了對「家」的思念。彼得潘與溫蒂的離別,正如E.T.與Elliot最後分別的對白,一方說了「Come」,另一方卻說了「Stay」,這段關係無可奈何的只能留在彼此回憶中。Elliot的母親懂得了自己的疏忽,Elliot也從此知道自己並非是邊緣人,而是特別的存在。《E.T.外星人》雖然以人類與外星人的友誼主題廣為人知,但對我來說這也是部討論「溝通」的深刻作品。就連外星人都能與Elliot產生連結,證明是人類自動屏蔽了許多理解的可能性與機會,就如現今人與人的溝通方式變得方便且快捷,距離卻反而更遠了。科學家曾說E.T.來到地球是個「奇蹟」,但也許真正值得驚嘆的不是他的存在,而是他與人類的連結。《愛在黎明破曉時》曾有過這段話:「如果世上有什麼奇蹟,一定是盡力理解某個人,並與之同甘共苦。」

《E.T.外星人》

全文同步發表於 安琪拉看電影 Instagram臉書粉專

《E.T.外星人》現在可以在以下平台觀看:
myVideo | fridayvideo | appletv | 愛奇藝

--

--

安琪拉看電影🎬

全新官網:angelalovemovie.com 最新電影影評、電影資訊分享 | Instagram:angelalove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