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遊牧人生》由奧斯卡影后法蘭西絲·麥朵曼主演,講述了一個女人離開自己的小鎮,在美國中西部地區遊歷的故事。故事來自Jessica Bruder在2017年發表的報導文學,作者本人就像片中的麥朵曼一樣,實際在露營車中度過好幾個月,收集了許多人的故事,集結成這個作品。《遊牧人生》的導演是華人導演趙婷,從這部作品的敘事、色調中,實在很難想像她的下一部執導作品是漫威的《永恆族》。
回歸正題,法蘭西絲·麥朵曼在片中飾演Fern,一位失去丈夫後,決定從此住在露營車上的60幾歲女子。其實看完《遊牧人生》後覺得麥朵曼再度問鼎奧斯卡的機率很大,看到資料寫道她為了能真正表現出遊牧民族的精神,切身體驗了好幾個月這樣的生活,盡可能的不是「演」這個電影。而她也確實做到了。
以下有雷。
🔸家的定義
《遊牧人生》主要在探討「家」的意義,在辭典中「家」的意義為:眷屬共同生活的場所。那失去丈夫的Fern,是否也意味失去了家呢?其實在《同學麥娜絲》中也有關於「家」的討論,在戶政事務所工作的罐頭,被派遣去調查戶口,而部門對「家」的定義是一間房子,有水泥牆、有屋頂、有浴室。諷刺的是,好友閉結卻說出:「有些人工作一輩子都買不起一間房子」,所以他只能用自己的才能做了一間紙房子,窗外一邊有富士山,一邊是花田,儘管一切看起來荒謬至極,這卻是他親手做出來的「家」。而Fern不像閉結那樣樂天知命,她時時想念著逝世的丈夫,每每入夢都想回到那棟房子,那棟後門打開就能看見一望無際沙漠的房子。所愛之人還在身邊時,即使房子只是公司分配的宿舍、即使是在最角落的位子,在Fern心中,這已是幸福生活的實現。相反的,若心愛之人不在身邊,到哪都是流浪,何苦還執著擁有一間房子?
特別喜歡Fern在大賣場面對女孩的質問:”My mum said you’re homeless, is it true?” 她回答:”I’m not homeless, I’m just houseless.” Fern那種被戳中痛處,又覺得理所當然、逞強的表情,實在讓人看得心碎。即使自己覺得住在露營車沒什麼大不了的,相同族群也都互相鼓勵、互相支持這種生活型態,但當正面迎擊大眾評價時,那種「少數=怪胎」的根深蒂固念頭依然讓人畏縮了一秒。
🔸人與大自然的連結
我還特別喜歡片中Swankie向Fern形容她看見成千上萬隻燕子飛舞的景色,燕子寶寶破殼而出、水面映著燕子影子,那一刻就像在燕子天國,一切美得讓人不敢眨眼,而這個景色正是她生前最想再看一遍的畫面。就算當時觀眾還沒看到燕子,但聽著Swankie的形容,我們彷彿也跟著她一同掉入了回憶的漩渦。這讓人不禁思考,如果知道自己死期將至,我最想再看一次的景色會是什麼?有這樣一件事情讓我願意用盡最後的力氣,好好欣賞並記得這世界嗎?
另外,我也好喜歡Fern在後半段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描寫。在這個無法脫離科技的時代,要是能有一次機會好好的感受微風、欣賞日出日落、感受石頭磨破皮膚、與陌生人對話、做各種不同的工作,這樣的人生應該也很精彩吧?
🔸沒有所謂的永別
Bob Wells是真實世界的遊牧民族,片中有許多人物亦是。而Bob對著Fern說的這段話,讓我最後還是止不住眼淚:「沒有所謂的永別,這些在路上遇見的人,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再相見,你丈夫也是,你總有一天會再遇見他的。」儘管「遊牧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特別瀟灑,甚至予人一種不顧世事的印象,但其實這些總是在路上的族群,才是用情最深、最放不下的人啊。
最後想說一個《遊牧人生》的缺點:配樂。這部作品的配樂常常在情緒尚未堆疊前就喧賓奪主,甚至干擾(也可以說是主導)觀眾的感受,給得太滿之餘又不太適合本片的調性。但除了這個小缺點之外,我還是非常推薦這部電影,能讓人思考在重複的日常中,我們的人生還能有怎樣的變化、啟發。這部作品預計在明年上映,歡迎大家看完再與我分享心得,see you down the road。
看更多影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