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靈魂急轉彎》影評:人類不因夢想而偉大

--

《靈魂急轉彎》絕對是2020年度必看電影之一。由《腦筋急轉彎》的團隊打造,導演兼編劇之一Peter Doctor是我至今最愛的動畫電影《天外奇蹟》的導演,同時也是《玩具總動員》、《怪獸電力公司》、《瓦力》的編劇。繼上一部《腦筋急轉彎》談論現代人情緒處理的問題後,這次皮克斯挑戰更深度的議題:談「人生」這回事。作為一部商業動畫電影來說,以「死亡、投胎、重生」為主軸,意味TA的年齡層提高,確實為大膽的嘗試。

《靈魂急轉彎》
《靈魂急轉彎》

手機備忘錄裡記著一句話:「靈魂最美的那瞬間,就是當他獨立飽滿時,去遇見各種未知」,恰巧帶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。主角Joe是一位在中學樂隊老師,為了生計、父母的期望,他不得不放下成為爵士樂手夢想,過著旁人認為穩定卻一成不變的生活。這個人物設定並不新鮮,很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這樣,但厲害的在後面。

以下有雷,請斟酌閱讀。

《靈魂急轉彎》

🔸忘我與迷失是同一件事情

我們之中的許多人(包括我自己在內)都是Joe。夢想因生活而擱置,之後再被現實掩埋,困在懷才不遇的不甘中。靈魂世界中的船長,在一片沙漠中駛著船前進,身邊盡是「忘我」與「迷失自我」的遊魂。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在我看來『忘我』與『迷失自我』是同一件事,當『忘我』變成了『執念』,你就會變成迷失的靈魂。」Joe在彈琴時感受到的熱情與自我陶醉,讓他在當下變成了「忘我」的靈魂,然而把爵士樂手當成夢想,最後演變成執念,這從他完成第一場演奏後的橋段中就能看得出來,而把這個道理對應到我們的日常亦是如此。打個比方,假如我因跳舞而快樂,是否應以舞者為夢想?大部分人會選擇這麼做,但快樂難道不能僅限於字面上的意義嗎?我通過舞蹈獲得了喜悅,並不代表我必須成為其中的佼佼者,我也並不需要和別人分出個高下,這件事情的根本就只是:跳舞使我快樂,如此而已啊。

《靈魂急轉彎》
《靈魂急轉彎》

🔸無止境的貪婪與慾望

Joe不惜用盡一切手段回到人間,企圖趕上能夠讓自己「美夢成真」的演奏會,然而當他結束演出,感受台下觀眾的掌聲、母親的喜悅時,他向身邊的偶像說:「我以為這一天會再更不一樣。」對方回以一段魚的故事,赤裸的刺破了Joe的困惑。魚的故事是這樣的:「某天有隻魚游到老魚身邊跟他說:『我想去海洋!』老魚回說:『海洋?這裡就是海洋啊。』牠說:『這裡只是水,我想要的是海洋!』」這個故事讓我想起《玻璃動物園》的湯姆、《小飛俠》裡的彼得潘,看不見眼前的天堂,卻還嚮往自由。其實Joe通過音樂發現小孩潛能即是成就,只不過先前他都忽略了這些細小而幸福的瞬間。得到的永遠不夠多,夢越大,內心的空洞亦越大,所以必須再餵養更大的慾望,形成惡性循環。

《靈魂急轉彎》
《靈魂急轉彎》

🔸關於活著這件事

一直找不到「火花」的22號靈魂,多年來換過無數的名人教師,從瑪麗皇后到歌德,各種領域的專家都無法讓他尋獲自己的「purpose」。意外掉入Joe的身體後,他用全新的內心感受世界,過往那些「理所當然」全被打破,不只是22號,就連Joe自己也覺得驚喜:原來自己認為百般無聊的日常,對另一個靈魂來說,是如此充滿新鮮感的體驗。所以當他把琴譜撤掉,擺上那些令他感受過心動的物件,重新開始演奏時,才懂得讓他感受到活著的,從來就不是夢想,而是這些美好的小事,音樂只是其中之一。接著鏡頭從Joe的臉、切換到紐約市熙來攘往的人潮、美國、地球、最後到整個宇宙,在如此浩瀚的世界中,我們無需成就更為偉大的事,找到讓自己快樂的因子就足矣。22號靈魂需要的不是多有名氣的偉人導師,而是一個讓他重新認識美好的歷程。最後那一片讓他重獲新生的輕薄落葉亦比任何一句名言、任何一堂課更有重量。

《靈魂急轉彎》
《靈魂急轉彎》

後記:其實寫《靈魂急轉彎》的文非常難,這個課題本身就艱深難解,中途刪刪改改好多次次,不知道有沒有好好的傳達了想說的話。而且也好喜歡電影把死後世界稱為「the great beyond」,投胎前的過程為「the great before」,還有各種嘲諷現代社會的巧思、片中的配樂⋯⋯ 啊,好像應該二刷了。

--

--

安琪拉看電影🎬

全新官網:angelalovemovie.com 最新電影影評、電影資訊分享 | Instagram:angelalovemov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