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認真的,《怪胎》是近期讓我眼前一亮的國片代表。至少我看了第二遍後還是覺得好看。
以下有雷。
「該結束了嗎?在我做出這一切、傷害他之前?」
這部由導演廖明毅運用iPhone 拍下的時下愛情電影,其實裡頭依然有許多傳統愛情電影的套路:一見鍾情、甜蜜放閃、誤會爭執、和好/分手。但讓《怪胎》在眾多國片中脫穎而出的不是iPhone 鏡頭,而是作品整體的風格、對愛情的批判。
如果給你一個機會,跳到故事結局看看相愛的下場,你還會選擇和他在一起嗎?電影中的柏青和陳靜在巷子中互相敘說自己身上的OCD症狀,兩人像認識已久的好友般脫口而出:「你懂我。」這時候原本恨不得消失的病,變成了兩人的連結,甚至慶幸「你有病真好。」這段關係從「認同感」開始,卻從「疏離感」結束,平凡得就像身邊許多的愛情故事一樣。
我們可以毫無理由的愛上對方,卻沒想到,離別居然也毫無理由的降臨。柏青與陳靜在見面第二次就決定在一起,從外型、性格、想法都相近的兩人,很快就從彼此身上找到「認同感」,通過一再驗證彼此的共同點而獲得「歸屬感」。為了證明愛有多深,許下的承諾就有多狠。深陷愛情的陳靜,開始擔心這樣的日子只是曇花一現,「不安全感」逼迫她向對方要求承諾,藉此來銷毀心中的悲劇愛情劇本。
相愛時毫無徵兆,改變也一樣。雖然很多人會覺得陳靜在這部電影中是受害者,但其實根本不存在能夠全身而退的一方。維繫著兩人最大的因子「OCD」莫名的消失,這時候陳靜的生活重心已經不是愛著對方,而是維持「不變的愛情狀態」,所以她自私的開始了一連串的舉動。出自「不安全感」,我們開始做出平常不會做的事,試圖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:他不愛我了。
整部電影中我最喜歡的設計是「角色對調」的戲碼。這個魔幻的設計有舞台劇的影子,同時也藉由這個橋段告訴觀眾:在愛情中犯錯的從來不會只有一方。當柏青與陳靜在對峙爭吵的時候,有一句台詞特別令人難過:「我好不容易才遇到一個懂我的人,你怎麼能說變就變?」此刻以局外人的眼光看著這對戀人,才發現愛情是多自私的事情。為了成全心中理想的相愛狀態,我們限制對方改變,通過種種限制來印證對方真的愛著自己,超病態。
看完《怪胎》後,我想到了《戀夏500日》的湯姆與夏天。其實這部電影整體的故事架構與《怪胎》很像,當時上映後夏天一直受到了譴責,但喬瑟夫·高登-李維就跳出來說:「多數都是湯姆的錯,他都在投射自身想法,沒在傾聽,而且自私,幸好他最後有所成長。」對我來說,湯姆就是陳靜,而一直被罵婊子的夏天,就像被罵渣男的柏青。導演最後利用「角色對調」這個方式,解除了觀眾的誤會,因為陳靜最後才有辦法感同身受柏青的處境。她哭著明白一切都無法控制,所以才會無助的說:「該結束了嗎?在我做出這一切、傷害他之前?」導演這個設定也算彌補了現實的遺憾,畢竟現實中從來無法進行「角色對調」,一個人從來就無法感同身受另一個人。從相愛的第一秒開始,我們就刻意扮演無知的角色來逃避受傷。
「愛的時候,那些對方的缺點都是優點,不愛的時候,那些缺點都將成為致命傷。」這句幾乎老掉牙的句子,從陳靜口中說出來卻顯得一點都不老套,因為她真實的經歷了一段從「懂得」到「不懂」的過程。此時這些老套的句子不是煽情的手法,而是戀人們經歷傷痛後得到的覺悟。第一次看完《怪胎》後我以為這是場悲劇,覺得電影正是在表達「愛始終會變的」;但這次看到電影最後停在陳靜哭著看向柏青,問著自己:「該結束了嗎?在我做出這一切、傷害他之前?」感受到的卻是「即使我們最後有兩敗俱傷的可能,你也願意冒險嗎?」
回想起一開始的停車短片,主角為了完美成就33.3公分的堅持,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一樣的動作:上車、發動引擎、轉方向盤、停車、再上車。而這段節奏在電影中也有出現過一次:他發現我的OCD消失、跑遍各大醫院、求神問卜、為了停止這一切我給他承諾、最後遇到更適合的人。停車的主角最後嘗試無數次後,在成功的瞬間露出了自豪的真心笑容,即使最後根本沒踏進家門又必須回去上班,但從他臉上絲毫看不出後悔。而把這個公式代入愛情也是一樣,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,你願意一次又一次的嘗試,直到找到最完美的解法嗎?
看更多影評: